電影過場 : 油畫處理講述Amiran習藝過程
長大成人的Umrao Jaan. How could she look so young and stunning? Aishwarya第一次出現,20多分鐘已經過去了. Abhishek大概是第38分鐘出場撿戒指.
Amiran 返鄉記
定情之夜
Umrao & Nawab交換信物
技壓全場 的 Aishwarya Rai & Shabana Azmi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漢代<李夫人歌>
儘管印度各家影評洶洶然,滔滔然, 2006年重製的Umrao Jaan仍無損古裝劇的特色---考據 考究 美術 音樂無不傾力再現Lucknow末葉迴光風華. 25年前Umrao Jaan的記憶猶新, 新版不能自成一格必引人議論, 故事背景地Lucknow曾為Mughal Empire大邑(實際於Jaipur,Rajasthan拍攝),位於帝國版圖之北,相比舊版, 本版Umrao Jaan恰似<李夫人歌>.
25年前Rekha 奠定的經典形象不遠, 雖然本尊為Aishwarya Rai擔綱加持, 敘事,唱功,作科,唸白之於電影缺一不可, 絕非單憑"難以久微"的臉龐可說服大眾. 導演宣傳前期聲稱為完成先人遺志--1981年前,JP Dutta之父早已相中原著小說, 不過讓Muzaffar Ali先生拔得頭籌, 所以新版Umrao Jaan既非模仿,也不是剽竊, 反而創新的概念充盈, 搬請的演員卻與前作頗有淵源, 舊版的 Kotha 媽媽桑(Shaukat Kaifi飾)之女Shabana Azmi承襲母親角色Khanum Jaan, Rekha老搭檔Amitabh Bachchan之子Abhishek Bachchan飾男主角Nawab Sultan,再加上Rekha對於Aish的社交恭維.(誰相信她真心希望有人重拍她的代表作?對於一個豐采不減且光芒萬丈的女星而言.絕不.)以及粗獷型男Sunil Shetty出馬任大盜, 印度影圈久違古裝片,實在令人期待萬分.
平心而論 Umrao Jaan 2006 優劣參半. JP Dutta在二十五年後由Kotha, Bazaar,到城殞全採實景拍攝,而非舊版實景與室內棚搭景併用, 牆飾吊燈西洋奇巧間或幾何花紋Arabesque,服裝真絲滾鑲, Nawab的裝扮一如19世紀末的大公Raja威風挺拔, 舊版Nawab的裝扮反而出現在新版Nawab之父身上,果真是上一代的"古蹟"了;至於頭號花魁Umrao金步花翠花鈿珍賜無匹,連一旁同門習藝者不過略遜一籌,Faiz Ali(Sunil Shetty飾)一身黑袍類阿拉伯大盜,排場的確飛躍二十五年.但敘事節奏毀了種種努力. JP Dutta採今昔交錯, Umrao 自言本是良家女, 而後歷經綁架,學藝掛牌,委身戀人,戰火流離,返鄉被拒.一連串的情節, 導演全拍將出來, 何必讓 Umrao悲情訴往,好不容易烘托出氣氛, 觀影情緒立刻被切割,Umrao Jaan之於印度已如經典, 不必鉅細靡遺, 求全之毀,繁蕪累贅而摸不清重點, 為什麼 Umrao Jaan 願意 委身 Nawab令人費解. 兩人門前拾物一瞥, 旋及Umrao Jaan首回登場賣藝, 立刻芳心許之; 前人1981 Nawab停車於Kotha外聆聽曲子多回, 賞識Umrao Jaan色藝兼備,再則共吟Urdu詩歌, 今版Nawab 則像個輕車熟路的尋芳客, 缺乏驚采絕豔的藝業,可一臉篤定花魁落手,還變成策馬奔騰. 朱門錦戶之貴官玉郎, 對上嫻熟弓馬的回教勇士, 並無高下之分, 唯一差別在於角色圓融性.玉郎對才女是一般小說可說服人者,何況Kotha非比現今娼寮,其性質直逼清末長三, 或是唐代教坊, 女子不僅容色還得才藝相當, 賣身不像道學家堪磨人,卻不至歡天喜地,導演費心地拍攝Umrao自小習藝練舞,耳辨音律,身隨翩舞, 反而像炫技, 因為Nawab和這些無關. Aish憑著一張永春臉龐, 詮釋Umrao Jaan如天真少女, 愛情來了沒有道理, Nawab迅速成為入幕之賓, Umrao也全心全意戀愛,奮不顧身. (觀眾則受惠此處MTV集錦) Aishwarya Rai的Umrao Jaan不似Rekha顧盼飛揚,童心舉止常出現,像是Nawab探訪,故作睡態,然後披衣而起捲住Nawab,她既天真又堅貞.(這是為了她的螢幕形象嗎?)舊版Umrao Jaan成長可循,例如乍成名,皮條客用一串金飾就差點賺了她,後來Nawab,Faiz陸續造訪而蛻變成熟. 新版Umrao則驚惶戒慎, 直至Nawab出現,連Faiz示好,她麻痺恐懼, 更別提趁人之危的皮條客欺身,她不住掙扎. Aish不是出色的演員,眼神卻是她的長處,本來過度的臉部表情,稍示收斂,面對親人拒絕有辱門楣的她還鄉, 轉身背對著母親和弟弟離開, 壓抑的珠淚欲決未決, 橋上再逢拐賣的仇家, 她還是解下金鐲救濟末路老人, 但一臉也無風雨也無晴了.
本片男主角Abhishek Bachchan表現不佳,大概現實生活中的愛情太順遂了,火花太多直接搬到電影裡,追求Umrao Jaan漫不經心,有種輕鬆等閒的神情. 是以Nawab之父拒絕兩人交往, Nawab口稱: "Mohabattein ,...Mohabattein","愛呀,..愛呀"像口號一像迴響於大廳廊柱間,沒有說服力. 空泛的愛遜色於Sunil Shetty和Aishwarya Rai的對手戲. 市集上, Faiz Ali偶遇Umrao,他想盡辦法易裝入kotha一親芳澤,Umrao 抗拒不已,木然應之,Faiz用自尊嘶吼著,為她披衣後離去;電影中場前Nawab付不出纏頭金,遂為Khanum辱,Umrao周旋自付,Nawab對Faiz的妒意,使之相應不理, 不顧女友哀求泣訴,心意絕決.這時Faiz驅車迎接心碎的Umrao, 角色雖輕, Faiz比Nawab討喜. (新舊版劇情在此有所不同.舊版Faiz趁這對苦命鴛鴦出外野餐,搶人綁架) 末了, Faiz執於獄,Umrao念於情份,至Nawab處求情,再次重逢時Umrao禁不住心火狂燄,同時聽取Nawab冷嘲熱諷,Nawab則狠心拒人千里, 表面導火線是Faiz謊稱Umrao為其媵妾,還細數身上胎記取信Nawab, 當年事處境尷尬,Umrao解釋不清僅能回答:"這是我的命 ".檯面下Nawab根本無法迎娶,門不當戶不對. 兩個男人在那爭執說謊自私可笑,生氣憤怒毫無來由, 大痛大喜的通俗劇完全沒有火候.
Umrao Jaan故事傳誦Urdu圈近一個世紀,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耳熟能詳, 巴國首都電影城Lollywood已出言挑戰.(倒想看看是哪位天仙要演Umrao Jaan,還嗆Aish不夠美). 或許他們期待< Umrao Jaan >比< Mughal-E-Azam >(1955), < Taj Mahal > (1963,2005), < Devdas >(2002), < Mangal Pandey >(2005)更豪華,更壯麗.導演既然選擇Parallel Cinema健將----Shabana Azmi,代表惠眼獨具, 這部 < Umrao Jaan >是不大像Bollywood的Bollywood. 縱使電影敘事無力,冗長累贅, 至少營造出更道地的時代氛圍, Devdas , Mughal-e-Azam, Mangal Pandey均為Bollywood產物, 雖云古裝, 其間 古典舞已融合新式舞蹈. (更別說Devdas中 除了Kali , Durga女神外, 消失殆盡的孟加拉原素了) Aishwarya Rai跳的 Salaam,以Urdu名之, 很容易讓人聯想蒙兀兒宮廷舞.乍看遠遠不及< Devdas >的 Madhuri Dixit,也不如 < Mughal-E-Azam >的 Madhu Bala,更或者連Rani Mukerji於< Mangal Pandey >效顰之作也較出色. 可是Salaam一曲, 端的是幼功,稍具Lachak典型動作,全在於腳部,手部與眼神,絕非大動作,Kotha是古代教坊而非現代舞廳.
最後我要誇讚一下極端搶戲的Azmi, 她擔任教坊老板娘, 不見絲毫市儈老鴇神情, 相反地兩面三刀,社交活絡, 收養兒童Amiram為Umrao, 拐買人口卻巧言撫慰, 面對群客銳利刻薄,笑逐顏開兼有之, 出言逼侮Nawab Sultan, Umrao幾次回嘴,全因氣勢輸給這位老於世故的"教坊首席教練". 若在<<紅樓>>,肯定是鳳姐一流, 之於電影角色就如同西方的沙龍女主人, 自信獨斷. 英軍入城後,所有女子被遣散, 她獨留教坊, 退場不慌不忙, 自有氣度,即使失勢也雍容. 表現不知比其母好上多少幾倍.
傾國傾城常用於美人, 英軍入侵燬滅了19世紀的urdu文化時尚圈Lucknow, 劇末Umrao Jaan在簾後為平生多蹇作結.寧不知傾城與傾國應該可說明心聲, 最後絕世而獨立在< Umrao Jaan > 片中則是一地的孤清寂寥.
P.s.看了大爛戲Don後,總算找到一部稍如人意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