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運動
運動項目如果成了全民運動,是福氣、也未必是福氣。既稱全民運動,情況大約不脫此類情況:看熱鬧的、看門道的、苦練磨一劍的,必須接受國民關切的目光,而且賽事成績有目共睹,誰人願意攬敗,誰人豈不願成為長勝將軍。
中南美洲足球盛行,巴西更是足球界中的強者,對巴西人而言,就算踢進入世界杯前四強,但捧回第二名獎盃就是輸。巴西孩童從小踢球作戲,長大練球,佼佼者繼而晉昇職業球隊,巴西貧富懸殊,職業賽的球星立刻躍為上流社會菁英,徵召國家隊,足球場上效力,身上圍繞民族救星的光環,全國上下罹患長期國球癡症,一旦大意輕失王座,球星與教練往往如如古代王者下詔罪己,雖然比賽必分勝負,勝負亦兵家常事,他們身繫全民期待,知道不能逃避責任,尤其國人長年愛戴,教他們體認責任。全民運動就像一把雙面刃,刀鋒磨利殺敵無數、千古俠客狂嘯凱歌;一個失手,刀鋒上滴濺著己身斑斑血漬,不旦不能包紮傷痛,只能怪自己功夫不到家,回國面對千夫所指,他年再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一洗前恥,那時只怕錦上添花者至眾,何愁四年前兵敗之辱。
憑賴英資電影在全球觀注的奧斯卡大放異彩,印度風狂起,有別前幾年金磚四國點到為止的金融角度,傳統習俗、電影敘事、音樂服飾從小眾變成頭條專題,尤其是舞蹈和上述三者習習相關,舉凡北方古典說唱舞系的Kathak、烏爾都堂會的Mujura,或是南方神話演繹的婆羅多舞、卡塔卡利舞…不勝枚舉,南印人守舊,過得去的人家送女兒習傳統舞蹈,調冶性情、柔化身體軀條,每年一月南印塔米拿督邦的濱海小鎮Mahapalipuram特定舉辦舞蹈節,見證各方名家和新星交相輝映;北方的Kathak融入寶萊塢歌舞電影中,男女演員就算沒有幼功、勤能補拙,練個五六小時在所多有,是以主流電影中,無論哪一類角色全像下班後勤跑舞蹈教室一樣,人人能跳、人人非跳、隨時隨地路人皆可融合配舞;如果是改編古典小說的電影更得露一手,觀眾期待心慕的男女演員復刻牧笛黑天與愛侶羅妲比翼雙飛,一年幾百部電影看將下來,觀眾縱使不善舞,耳目所見聞亦懂兩三分,跳舞是印度的全民運動,每年當紅的明星能在電影頒獎典禮獻舞,腰配翠瑯、腕約金環、翩嬛環轉,便是莫大肯定,大家都是練家子,彷彿舞藝考較大會。然而爾發意外也不是沒有,二OO七年寶萊塢電影Bhool Bhulaiyaa挑戰已有的塔米拿督邦、喀拉啦邦、卡那達克邦(youtube的卡那達克版聯結已被移除了)的三部同文本倩女魅影,寶萊塢請了氣質嫻雅的女演員勉力扮演古代大君舞伶,女演員開始習練古典婆羅多舞,半年之功再靠剪接、中遠鏡頭切換稍具古味,但獲邀頒獎現場表演,越是簡單的古典舞步,越要求線條柔合,也勉強不來,鏡頭帶給臺下同業人員,人人臉色凝重不忍,雖然舞蹈是引以為傲的國技,到這地步卻無惡評,觀眾感嘆多於責怪,知其人不以舞藝見長,臨場上火線,誠意就值得了。
全民運動、國技光環乃至勝負之罪,全在一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