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角Gurdas Mann為Punjab邦著名歌手. 本片親自演,唱.
Shaheed-E-Mahabbat ~ 愛情烈士. Punjab之愛無國界
看過Bengli,Tamil, Telugu電影,從來沒看過Punjab邦的電影.這部Punjab發音的 Shaheed-e-Mahabbat雖然1999年就已發行, 之於我,它卻是沾了23rd March 1931: Shaheed(2002)之光. 三年前觀賞後者, 呆望著無字螢幕,苦捱了一個小時才見Aishwarya Rai小姐姍姍來遲,舞後旋及消失,徒留男主角Bobby Deol失神落魄. 我十分失望,連帶的故事也引不起注意力.Bhagat Singh是獨立運動先烈,是sikh教徒的歷史均無關客串舞蹈. Shaheed- e- Mahabbat影片重名讓人好奇,而且女主角Divya Dutta也出現在2002那部作品中, Singh者多屬錫克教徒, Punjab同時又是口操Urdu語的伊斯蘭教區, 故事背景發生於1940年代,想當然爾故事衝突性強. 是否均為外語緣故, 我認為Punjabi用詞和Hindi出入不大(至少Hindi vs. Tamil截然不同.Tamil跟Telugu有相通字), 好比: 真的? 好的, 我,你,數字...等等.
已故的惡人典範Puri是Punjab人,還有 Chopra家族來自Punjab,其人電影也常著墨Punjab的田園鄉村和諧大同,(e.g. DDLJ, Pardes, Veer-Zaara),然而 Yash Chopra接受2005年2月國家地理雜誌專訪言道:他電影Punjab是分裂前的景致,Veer-Zaara所有的Punjab其實是搭景建成的,現在Punjab已非影片模樣.換言之, Chopra影業的Punjab是Fredric James所稱的Nostalgia: 集結回憶中的思鄉情愁,腦海中刻板符碼標幟, 再強化後塑造的形貌. 儘管步入1990年代,DDLJ, Pardes, Veer Zaara洋溢著Chopra的年少回憶,乃至理想倫理傳統. 他坦承: 分裂那年 大家各分東西 他就讀中學 感受深刻
慣看印度電影的同好必然知悉這段歷史,無論哪邦電影,還是西人筆札多所描繪,甚至日本漫畫<< 印度戀曲 >>(三十歲以上者, 曉得這部漫畫) 同藉一位英國少女之口, 寫下她和嗣位大君於Rajasthan目睹的 流亡記. 印巴分治法令一下, 北方的伊斯蘭教徒和印度教徒拋下產業各自奔往分配的國度. 在伊斯蘭教中,承續先知當年Hadith, 遂稱有關教義的大規模遷徙為Hijra喀拉蚩(徙志). 1947年Punjab邦 位於其間, 一邦一分為二, Rajasthan每天有絡繹不絕的教徒北上, 德里人能走的便走了,走不開的就留下來. 兩教徒彼此衝突暴動,死傷無數.所以後來的印度影片一旦觸及過去, 大方向一定是兩位主角超越了信仰與國籍, 為愛不顧一切, 矢志不渝.Yash Chopra賣座大片Veer-Zaara正是最佳寫證,但他不敢言及這段史實之於兩方的傷害. 古云非戰之罪, 印度片誣衊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禁播Bollywood影片,大環境使然, Bollywood導演以此氛圍, 自不可免於單向描繪,或基於印巴暫時停火,拍攝印度官方斡旋和平計劃,可巴國賊心不死.不管Bollywood抑或Lollywood均自珍蔽帚, 國家本位到了極處,反而不切實際. Veer-Zaara港譯 << 愛無國界 >> , 除了 Chopra 影業 嫻雅的土邦牧歌, 色調齊整的田園水秀. Veer Zaara實在是一則愛情神話, "重現"萬惡的Pakistan.
Shaheed-e-Mabahhat以1947為故事背景, 曾任緬甸戰爭傭兵的Boota Singh多年殺伐回到故里Punjab邦, 已屆中年人財兩失, 昔日竹馬青梅候君不還只得他嫁, Boota Singh的叔父計劃謀奪田產, 從不曾替他物色新娘, 反而極盡敲竹槓,挖牆角能事. 辛勤謀生的Boota Singh聽從朋友建議, 打算存錢到 Bihar買新娘. 豈料政令一下, 印回大戰, Boota Singh不忍伊斯蘭女子Zainub遭劫受辱, 索性以金錢換取她的自由身. 一時之間又無法護送Zainud 到巴基斯坦, 只好收留她. 1952年 印度通過法令, 強行遣送被棄於印度的 伊斯蘭女子回巴基斯坦. Zainud 已和Boota Singh結婚, 此際又被活生生拆散, 暫留德里的巴基斯坦難民營, Boota Singh奔走援救.
一般來說, Bollywood Cinema慣用"俗爛壯麗"( bathetic version of the sublime), 場景越大越好,歌曲越激越有效果,演技越誇張越催淚, 超越國界的印回愛情必然有一方面目可憎, 甚至於怙惡不公, 故而男女主角飽受煎熬. 其實這樣的電影一方面消費印度人們的共同記憶,另一方面則加深典型印象.誘發觀眾之於跨國界的恐懼. 賺誰人熱淚?犧牲誰的福祇而成就另一人福祇? 我不喜歡Veer-Zaara, 因為它神話,它一廂情願. 70餘歲的老牌代唱Lata 暮年再次批掛上陣,她嘶竭的嗓音在回教建築內淒慘地繞粱不絕,讓Veer -Zaara身旁捲起一堆枯黃的落葉. Shaheed-e-Mabahhat改自真人真事, 或許有所顧忌, 煽風點火情節減少. 印巴紛爭的確傷害Boota Singh&Zainub,導演詩意地書寫歷史, 幾場交戰戲, 影影綽綽兩方, 雖然印回各自擄人勒索, 強盜暴力不在明顯影像之內,在這些概念前,導演業已安排許多前置作業, 印度觀眾的集體歷史記憶和過去電影影像再三輪迴可以自動補足. 電影片長僅115分鐘, 不再賣弄男女生死離别, punjab這部電影要人們見證這段大分裂歷史, 不同信仰的人們被迫流離, 仇恨造成悲劇, 有多少人之後永不相見. 這等恐懼意識警惕雙邊,而非專為一國一人而設.
這部戲運用暗示,留待觀眾想像補足, 故不贅言,不以俗濫壯麗邀寵. 故事出現兩國國旗,打上兩段歷史年份: 1947 還有 1952. 對於印度聯邦子民而言,這兩年政治操作凌架人性之上. Boota Singh的良善,不消多說,也不刻意寫. 寥描幾筆緬甸戰爭和鄰里戲謔他"士兵"(窮,一無所有), Boota Singh風塵滿面,鬢角如霜, 再再表現天涯浪跡的無奈,倦勤盼歸. 他寬待伊斯蘭女子很自然聯想深惡緬甸戰爭斲傷人性, 他絕非天生卓犖不群, 反是經驗老到,戰城南死郭北, 四海一般. 乍見Zainub被奪, 將近受辱.他想到: "我要怎麼作,才能讓這些加害者保留一點人性尊嚴?" 狼吻逃生的Zainud知情傾心, 找不到落腳新國度的父母,遂自願留在Punjab, Boota Signh和Zainub見證"小歷史",一則可能的日常生活故事.
或許同出於Punjab, 男女主角參與幾部關於Punjab的Hindi 電影. Veer Zaara中,兩位同時出現, 很容易讓人比較Punjab和Hindi電影孰為優劣.Punjab出色些,依然有其缺點. 為什麼一定要歌舞?女主角Divya Dutta身型幼小, 當年充得過16,17歲少女, 少女一定歌舞兼備?Divya dutta現在跳得很好, (e.g. Silsilay, Umrao Jaan 2006.她演Umrao的童年玩伴兼教坊競爭者Bismilla),1999年僵硬地和鄰里共舞慶賀,果然這幾年hindi電影歷練出來了. 然而,耕牛彩霞伴農歸,村女汲水生炊煙形成自然的牧歌,突然一場野地彩衣舞, 大肆破壞寫實基調. 還有片尾,開場宣示真愛無國界的講演太過制式,喧譁唱戲般.
轉錄今年十月新聞.本片導演心臟病發猝死 http://www.teluguportal.net/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8922
Bollywood : Punjabi director dies of cardiac arrest at age 36 |
Posted by admin on 2006/10/25 12:46:46
|
Mumbai, Oct 25 (IANS) Manoj Punj, director of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Punjabi films "Shaheed-e-Mohabbat", died suddenly on Oct 22. He was 36-years-o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