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資所拍攝的 Mission Kashmir.(Hrithink Roshan and Preity Zinta)
失明的Zooni (kajol飾) 和 神秘的Rehan (Amir Khan飾)
Fanaa & Miss Kashmir 忠孝不兩全,家國怎取捨?微言大義的印度傳統!!
情境喜劇在國外行之有年,台灣自表坊搬上螢幕後,我們也看了不少我們一家都是人,住左邊住右邊,幸福小套房. 情境喜劇較帶狀節目困難,編劇不敏時事,立刻力有未逮,觀眾索然無味. 台灣還缺乏這樣的人才,以為得意的橋段,配上罐頭笑聲,我的笑容就像罐頭的鏽斑卡住的開罐口,怎也出不來. 相反的英美文化大力入侵,有些情境喜劇和隨時到位的演員,我不得不笑不可抑. 有一部sicon 是這樣的:
一群 打扮成BBC天線寶寶(東森幼幼台每天都播),可是他們是Delhitubby,顏色絲毫不差,開始了對話.
紅色,藍色, 黃色, 綠色齊聲: Namaste (可不是 東森的"你好",或BBC的 Hello)
紅色: 這裡真漂亮, 風景好明媚, 充滿和平.
畫外音: 這是哪裡呀?
紅色,藍色,黃色,綠色齊聲: Kashmir !
畫外音: Kashmir是誰的?
藍色:我的
綠色:我的
黃色:我的
紅色:我的
然後開始混戰,打成一片.
畫化音:喔~不行喔!!
簡而言之,Kashmir為一動盪不安之區. 西有Pakistan,北有中國西藏,東南有印度.名為印度邦聯之一, 實為三國角力之區.每逢印度國慶前後, Kashmir境內意欲獨立的團體,冷不防就爆破炸彈示警.印度警方稱他們IKF,影片一旦觸及此話題,索性安上罪名:恐怖份子, 絲毫不曾於深究 IKF, 難道並稱世界四大火藥區者(巴爾幹半島,喀什米爾,北愛爾蘭,加薩走廊gaza)僅憑恐怖主義或回教基本教義派一語蔽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巴爾幹半島的種族屠殺,乃至今日以黎戰火烽硝絕非一事之病. 喀什米爾的紛爭可溯及1947年,多年動盪與巴基斯坦,印度兩國息息相關.1947年英國派任的印度總督眼見殖民政權無以為繼,依宗教將印度半島的獨立方案劃成印度以及巴基斯坦,分別屬於印回教徒,舊旁遮普邦則一分為二,西屬巴基斯坦,東為印度.喀什米爾則以其地理方位,具有戰略地位,旋及英國欲藉其力為軍事基地,表面上釋出權力 : 喀什米爾可獨立 ' 可加入巴基斯坦 ' 亦可加入印度邦聯. 1947之際,喀什米爾統治者信仰印度教, 於是選擇加入印度邦聯, 於是境內77%回教徒幾乎被漠視了, 此後印巴衝突紛至沓來. 每屆8/15印度國慶前後,印回陸續以眼還眼,你放一枚炸彈,我當然回敬一顆.
印度寶萊塢電影對此題材自是不遺餘力宣揚愛國主義. 彷彿kashmir衝突長久以來就是少數叛亂份子所為, 人人希冀由印方統治下的和平,而不論宗教因素.殊不知此一則正是喀什米爾紛爭主因之一. Mission Kashmir的主題曲之一響起,畫面擺放了印度教,伊斯蘭教,錫克教三大聖人圖像,歌詞道:"是誰在這片土地上造就血腥,...假藉著宗教的名義...是誰在這片土地上造就血腥,...假藉著宗教的名義",印方的詮釋學只問他人之過,不問己之非. 照此論述,自然的Mission Kashmir的Altaf (Hrithik Roshan飾)幼年失怙,均因恐佈份子挾人質自重, 印度警方敉平叛亂未及故而傷及人質,白描得讓觀眾了然: 錯手滅門而收養Altaf的印度教養父是恩情,訓練Altaf為IKF工作的義父(Jackie Shroff)一定心態猙獰,趨利避義,對Altaf毫無親情; Fanaa的Rehan則面目模糊,由女警司(Tabu飾)宣稱Rehan為IKF的激進份子, 狡獪多計,機關算盡, 參予多起Delhi爆炸案; 與兩主角相關的kashmir 背景幾無脈絡可尋, 既是印度警方正義凜然, IKF組織(Independent Kashmir Fundamentalism)以何面目存於世;再者,IKF又有何理由一再地挑釁事端,kashmir居民怎容得下此反動集團近五十年. 決計不是盜匪喪心病狂可解說得清, 有謂其來有自, 寶萊塢卻無法自成詳整體系,一味塑造平面形象. 故而, 觸及Kashmir,不外夏季綻放著Shagrila般的湖居山光,旖旎水秀;或至冬季雪飄暟暟,木屋爐煙.一旦論及政治,來自Kashmir者泰半為惡徒反派,縱使與主角相識相戀,背景不夠光明正大,主角之一勢必要曉以大義,改造不良政治立場;反之, 置個人情愛於度外, 格弊其人以延續民族大義, 加上Kajol片中為國慶獻舞 Des Rangalia (多彩多姿的祖國), 不難看出印度強行收編其它領土的意涵,一切冠冕堂皇,示範愛國主義教學.
片名Fanaa,北印語可直譯成"毀滅"(取用於烏爾都語),也是伊斯蘭的蘇菲教派Sufi宣揚人神合一的理想狀態. 電影第一次出現此字時正借代Rehan和Zooni情火熾熱,Rehan將難以自已,自我燬滅.後來神秘的Rehan消失, Zooni面對七年來為其寤寐思服,輾轉反覆的丈夫重現於世, 是怨是緣是情是憎,百轉千迴讓人見識Kajol不再依賴Shah Rukh Khan,專司鄰家傻女無憂人生,表現更深層次的人生體會. 可讓人難以接受的是, Rehan 身份表明後, 警方來緝, Rehan執意為IKF效力,,背對Zooni往前走, 睹的是Zooni的對他的愛,乃至整個Kashmir的宗教信仰, Zooni 思及前塵往事, 僅僅幾秒不捨,仍舊"義無反顧"替天行道,"Fanaa"的旋律再度響起. 末了由Zooni領著Rehan的獨子,在棺木前講道,彷彿同全國人民宣示: "選擇好與壞再容易不過,可是如何取決大善與小善,捨棄大惡於小惡, 卻是我們的生命真諦." 無怪Altaf在關鍵時刻,本對養父的恨意轉為敬意,反而對義父痛下殺手,示範何謂動作殺戮電影.二十年的家國河山易主,父母妹深仇,立刻化解. 雖不贊成以暴制暴, 理由卻也不該牽強若廝.
從1957年的Mother India (Nargis主演),由母親開槍射殺親子,到2006年Fanaa,妻子射殺丈夫. 就如同張愛玲在<<赤地之戀>>的警句 :" 個人 在國家主義面前是無處容身的", 對於印度人而言, 二者擇一也幾乎不消掙扎. 印度闡揚的基本信念,在此一覽無遺.
btw. 這部戲極端符合印度口味. 猜臆Kajol將因此片入圍2007 filmfare award,並第四度獲得最佳女演員獎項. 這部戲又玩雙關語那一套.amir khan抱著kajol下火車,kajol的朋友們讚嘆:the brave heart is taking his bride ,即hindi片名DDLJ,1995的原意直譯. 這部戲的製片Yash Chopra十一年前以DDLJ捧紅了Kajol,現在再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