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漢紛爭:讀<防番>詩。

作者:李若琳

 

界未標銅柱1,疆曾劃土牛2
犬羊區異類3,糜鹿信同儔4
奈有髑髏5癖,能無性命憂。
抽藤與伐木6,莫浪7越山頭。

 

【題解】

  本詩為五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肆冊。原住民傳統馘首的風俗實際上是對敵對番社,以及侵入生活領域時的防衛意義。清領時期漢人往往因為拓墾土地或採取山林的資源而越界進入內山,由於侵入生番領域而遭馘首殺害。噶瑪蘭廳當時為防止生番逸出,於沿山重要之地設隘防守。本詩作者以防番為題,首先說明了原漢之間早有劃分區域的政令與土牛界標以分隔原(生番)漢各自的生活場域。詩中在書寫原住民以「犬羊」、「糜鹿」類比,顯示帶有歧視色彩,又加上生番對於侵犯生活領域的外人有馘首的風俗習慣。因此,作者反而是規勸漢民不要因拓殖的利益而越界近入內山,造成生命的危險。此詩實際上也點出了原漢衝突,漢人被馘首的真正原因,往往是越界逐利的結果。

 

【作者】

李若琳(?-1843),字淇篔,貴州開州舉人。清道光17年(1837)由福建漳浦知縣,委任噶瑪蘭通判。道光18年(1838)元月卸任,補澎湖通判。道光22年(18424月因噶瑪蘭通判任內虧挪番銀之事遭革職查辦,於次年過世。

 

【注釋】

  1. 銅柱:銅製的柱子。古代立銅柱以標示邊界。
  2. 疆曾劃土牛:疆,國界、地界;土牛界線又稱土牛、土牛溝或土牛紅線,是臺灣清治時期普遍設置的人文界線。該界線主要功能在於區分漢人與原住民的生活區域,避免雙方的衝突。
  3. 異類:稱不同種族、政教的人。
  4. 同儔:音ㄔㄡˊ,同類、同輩。
  5. 髑髏:音ㄉㄨˊㄌㄡˊ死人的頭骨。
  6. 抽藤與伐木:臺灣內山山林資源豐富,除林木外又有水藤。由於水藤用途甚廣,其價格頗高,漢民覬覦界外的資源的利益,而越界謀求山林資源。
  7. 莫浪:末浪,有輕率、鹵莽之意。

【延伸閱讀】

  1. 陳肇興〈土牛〉,《全臺詩》第玖冊。
  2. 石福作〈議開水沙連番界雜作〉六首,《全臺詩》第伍冊。。
  3. 柯培元〈生番歌〉,《全臺詩》第肆冊。

 

正文:

  臺灣自東寧王國戰敗,於中國康熙二十三年( 1683 )納入大清帝國版圖,然而除了原先漢人囤墾經營的大員(一府,原承天府),連二州也只是名義上的轄區,漢人、原住民地域互有消長,各原住民社群亦為了自身狩獵地區交相攻防。廣泛而論,世居於臺灣南部的西拉雅人因地理環境,早與荷蘭人或漢人接觸,荷蘭人以羅馬拼音記載西拉雅語,並刻印福音故事,雖然荷蘭新教傳教士稟持宗教意圖,方將西拉雅語寫入文字,然而文字流傳保存早期臺灣原漢買賣記錄,《新港文書》裡出土的資料,更提供臺灣人瞭解原住民生活的第一手記載,重現彼代彼氏之文化。

  漢人的生活文化畢竟大異於原住民模式,隨著中國清代中期禁海令廢弛,閩粵兩地羅漢腳/單身漢紛紛來臺謀生,從沿海到山邊漸漸有漢人蹤跡,原先島上的居民有了簡單的二分法,和漢人相處的原住民,稱為「平埔熟番」,通婚買賣日久、習性漸熟稔;相對而言,山區內的其他族裔便被稱為「生番」,他們生性更為勇武,老練山林、神出鬼沒。名義上大清帝國已將全臺納入治下,其實直到十九世紀前半葉,東北部噶瑪蘭的內政、民生皆鞭長莫及,常常流於先民後治,意即人民甘冒生命之危,深入原住民地界,安頓結寨後再向官府請領墾號許可。

  李若琳位居噶瑪蘭通判時,寫就此詩。他以貴州籍舉子,千里之遙到達福建,再抵臺灣任職,三地為官,紛擾自多。雲貴兩地多山,向來稱地無三里平,多族混居,清朝初年尚不能完全控制,便設土司世職,想藉由本地人掌理當地事,不過奉大清為宗,然則好大喜功的清高宗,強行改土歸流,委任漢官治理,風土民情不同,偌大西南方的伊斯蘭教徒眾多,以北京紫禁城看雲貴,由如雲端天龍下視俗民,雲貴民變幾乎一觸即發,盛世霸道尚可強行鎮壓,到了大清帝國中葉之後國力軍武日衰,內政不修,兩地民變四起,託言建立伊斯蘭國,甚至派使向大英帝國請命承認國家。雖然貴州回民起義(1854)以及雲南杜文秀起義(1855年)尚要數年後才發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雲南、貴州等地回民、漢民、彝族隱憂已生。因此李若琳在臺寫就的<防番>詩更顯得別有深意。

   map03.JPG

 位於雲南大理古城內的杜文秀兵馬大元帥府。圖片取於<維基百科>

 

  噶瑪蘭廳在今宜蘭市,當其時大清政府並無控管能力,若非噶瑪蘭族頭目包阿里與漢人何繪主動獻地輸誠,官家勢力能否到此,倒可以長考。李若琳破題為「防番」,貴州的生活經驗,似乎使他深諳漢官立下土牛的用意,漢番沒有平等互惠互解的基礎,衝突紛爭必起,因此確定原住民和漢人出沒的範圍,派出兵勇守住界隘,用「界未標銅柱,疆曾劃土牛」,區隔原漢生活場域,似是老生長嘆,也是雲貴回民如此、臺灣族類亦是界限分明。

   map02.jpg

 清代乾隆二十六年的土牛界碑。今存於臺中市石岡區土牛國小。取自客家委員會官網。

 

  土牛分開了漢人和原住民,土牛內的生番如泰雅族、太魯閣族無不身手矯健,素有馘首之俗,如《全臺詩》題解,原住民出草主要目的在於保護祖靈、先祖所予的疆域,也是各部族人可活動範圍,一旦漢人想開墾,不論往南行、或者西去山區,土地爭執在所難免,漢人或許可堂而皇之謂為拓墾;但在原住民眼中則為入侵固有疆界。李若琳的家鄉貴州即有許多回民,因為信仰不同、生活習慣、官家豪強多重因素,回漢大小衝突不斷,李若琳以短短的五言律詩,點出「防」一字,寓在言外,盼漢民能自重自愛自免於死;倒不希望以武力鎮壓或者招安納降原住民,(另一方面,李若琳活躍在臺之時,正處於清道光中後期,官家亦無本錢),用原住民的「髑髏癖」震懾,盼漢人珍愛生命莫越界碑雷池,「犬/羊」與「強食/弱肉」對比,麋和鹿的溫和自喻,其實不無自欺欺人,寧不生事勿多一事的自保心態。最後結語「抽藤與伐木,莫浪越山頭。」眼光看向了不久的資源經濟目標導向,期盼人民千千萬萬不要為了利益,超越了份際,否則大患將至。

map01.jpg

   大清乾隆二十五年的原漢界限。又稱為<臺灣民番界址圖>,紅色為土牛溝。

 

  然而其中不無矛盾之處,「抽藤與伐木」必於深山老林之處,而彼處即為原住民世居之地,又如何不超過土牛界碑?利之所趨,人之所嚮。所謂賠錢生意沒人理,殺頭生意有人作,東部以及中部布滿深山密林,長藤和老木猶如閃耀的金銀招喚,土地居住正義等等,從來不是漢人考量。我們將歷史拉至美國開國之前一百年,也就是西元一六二o年第一批清教徒抵達美洲普立矛斯(Plymouth),白人清教徒初來乍到,饑寒交迫,幸有原住民教導種植玉米、帶來火雞續命,似乎象徵族群融合,歡樂一家親,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由來猶在耳盼溫馨,為了土地,白人毫不顧居住正義,巧取豪奪,而美洲原住民自然起而攻之,從一六二o年到一六七五年間,短短五十年,原住民與英國的白人移民不知經歷過多少次大小衝突,彼此擄掠、買賣囚縛,倖存的英格蘭裔牧師妻子Mary Rowlandson曾為階下囚,隨著原住民部族遷徙荒林,直到被家族贖回,她有著強勢文字為靠山,寫出白人流亡史-《瑪麗羅登森夫人的囚縛誌》(A Narrative of the Captivity and Restoration of Mrs.Mary Rowlandson),早期白人悲嘆美國原住民兇殘不仁,然則藉由流亡史,後世之人瞭解原住民飲食習慣、輾轉流離,瓦波諾格族(Wampanoag)和其他部曲的交流買賣。爾後原住民和白人各自報負的行為,導致兩方必然發生的菲利浦王戰役(King Philip’s War),瓦波諾格族(Wampanoag)大敗,此後原住民再無強人如菲利普王可以領導族人對抗白人,原住民勢必隨著白人步步進逼、被擄掠買賣而後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同樣的,李若琳有先見之明,從經濟取向白描原漢壁壘分明,卻已看到了漢人逾越土牛番界碑後的下一頁書寫,漢人到底要「防番」抑或是「妨番」?因為他有文字可傳說,原住民沒有文字作為後盾,李若琳的五言律詩,不過寥寥八句四十句,隱約揭示未來,此詩後不到五十年,便爆發了加禮宛事件(1878年),大清帝國改行「開山撫番」政策,似有美意,卻「浪越過山頭」無視原住民生存空間,一如美國開拓侵略史,逼使後山的噶瑪蘭族聯合撒奇萊雅族聯合擊殺大清官兵,原漢衝突勢不可免,而撒奇萊雅族幾乎覆亡,直到一百多年後才正名、重整族人、再現語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吉祥天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