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發行DVD, 包括刪減片段,幕後花絮( Behind the Scene 聞名頗引逗人?) Jane Austen成了戀愛教祖.



電影的男女主角. 最右為Grigg ( Hugh Dancy飾) .背影者 Pruddie (Emily Blunt飾) .她們依序讀:一月 Emma, 三月 Mansfield Park, 四月 Northanger Abbey, 五月 Pride and Prejudice, 六月 Sense and Sensiblity, 終曲 Persuasion.



原著小說封面  讀書會圍爐夜話? 收到友人Shakthi饋贈善書Jane Austen in Hollywood(1998)不啻珍物,再三拜讀內容收編的學界研究論文Jane Austen改編現象於1990年代中期如雨後新荷朵朵盛放 .經多篇文章解析,很能與2007秋初上檔的同名改編電影 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 印證.


 


珍奧斯汀讀書會 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 (2007)


    本書於二千年時發行中文譯本, 一向默默無聞.在後現代,現代的生活之中,不管是Jane Austen的母國,抑或譯本流傳的他國, Jane Austen雷同於異國文化.尤其英國經歷前中後維多利亞時代的革新,市井風貌大異, 工業革命的機械科技和商業帝國重組於井然有序的世襲文化. 兩百年後的中外讀者翻檢這類古不古,今不今的世情小說,移情之餘,大概需要多點想像.珍奧斯汀讀書會,聯合前文的想像,並迎頭趕上後現代技巧,主角群不泥古,行止諧擬, 作者拼貼Jane Austen小說人物,半是複刻,半是復活血肉,主角們召開讀書會,彼此含沙射影, 偶爾觸動真心惺惺相惜, 向從小說借橋段, 說得卻是一山比一山高的另番風景. 再者, 女主角之一  曾是 "穿Prada的惡魔" Emily Blunt, 她從時尚伸展台埋身苦讀兩百年前的異國, 似乎也有這麼一點後現代了.


   原著安排六位主角定期舉辦讀書會. 歐美各年層'各社區'各科所學生不時各種讀書會,上列讀書會分享意見, 含英咀華交流啟發,不時交際這一小眾的風言風語, 興趣所向不拘小節.總之都是讀書會, 集啟發性靈,人情世故,或充實專業,不一而足.另一種讀書會,介於廟堂內外,又兼居家古風, 參與者不必為師為長,但腹笥略淺, 讀書會中必然舉辦的小遊戲看來就是嘲笑之舞, 例如確有其事的Jane Austen討論會,細數作品大小人物家世根抵,交遊廣闊,又如Wordsworth後人在北英格蘭湖區木屋,定期朗誦先人詩作,代代綿延浪漫新知.除非與會者藝業驚人,美國舉辦英系的Jane Austen讀書會便顯得血統不夠純正了.電影同名原著六主角均屬美國Jane Austen讀者, 作家Karen Joy Fowler是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下稱<<讀書會>>)發行人,所以第一人稱全知寫作, 摸清各人初與會的第一印象,在她的全知觀點下縷述主角群童年憶往, 再回到當次小說討論, 六個人六種複雜的生活態度,其人過往歷史以及無法不涉入的性別意識,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與其說是讀書會,毋寧說是個性沙龍--以六位主角個性設立的語言藝術中心.


    電影說:[無須瞭解珍奧斯汀,一樣歡迎],她們從Emma開始,Persuasion結束,而不按照Jane Austen作品出版順序.用意大抵有二:這六人前塵今事錯縱,一一對號入座似落下乘,也過於顯明;再者,Emma文本正是主宰者,個人本位主義昭然, 人人品貌殊異,融入群體自有一段摸索期,延展到Jane Austen本人修改再三的壓卷作Persuasion,原主角Frederick Wentworth和 Anne Elliot久經滄海,人生到達另一境界,相應六人相處正是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電影大幅更動讀書會原作架構, 文本敘述者總以泛稱的我,我們, 既相契又疏離,持平之際,彷彿又是姊姊妹妹一起來的主觀意態.然而電影指派Bernadette為發起人,Jocelyn時時過訪相談,這兩位熟女及輕熟女,除了是拜珍信徒外,前者對珍世界更是瞭若指掌,讀書會的莞爾都似洞悉世情的寬容, 式微些便是Jocylyn出現的典型珍自我解嘲 : "Reading Jane Austen is freaking my view", 有了長姊操舵, 所有人物來去糾葛換了角度, 不須了解而是另一種新派解讀, 畢竟誰人道貫兩百年餘的學院派 ? 現代化已經安置了原先的社會,乃至抽象的文學詮釋, Pruddie一角設定的法文程度更是追比Jane Austen(法語是當年最時尚的外語,Jane Austen向法國表姊Eliza請益), 動輒摘章引言讓人生厭,Pruddie也使人誤解目下無塵.其實自安排角色伊始, 便表述後現代,因為部份的後現代主義源自於反世代的高蹈主義,具有絕對的反抗性. 許多作品進入了學堂, 即刻金光閃耀藝術品級,日益精緻起來, 超脫世俗而不合世俗, 一貫風花雪月下去.


    讀書會唯一的男讀者,Grigg(特別介紹 Hugh Dancy飾演)是個科幻小說迷,為了Jocelyn加入讀書會.他一拿出書就是公認的劣品--珍奧斯汀作品大合集,討論<< 曼斯菲爾德莊園 >>Mansfield Park竟類推<< 星際大戰 >>, 他熱衷眉批,卻惹得"人憎狗嫌",但發言之初, Grigg難道不可視為敵視精緻化世俗主義的反動者? 他提醒文本的另一種面相 : "很多拜珍信徒也是科幻迷". 於是自擇最短篇的 << 北怒僧院>> (Northanger Abbey)為導讀者, 在一水泥空間布下殞石網,太空鐵面,黑白煙霧包圍綠色螢光, Grigg重塑比哥德飛簷更驚慫的鬼故事, 嚇得一干人失措.唯有貼近已經現代萬分而超現代的生活經驗,臨場感益加可怖怪譎, 編織Katherine Morland的妄想太夢幻, 當代作者已死, 諧擬星戰未必超凡不群, 可是作為: "藉一小道而進行一場藝術之旅,或是冒險,個人領悟", 個人經驗融合作品詮釋 .  否則Pruddie(Emily Blunt飾)無意為高, 口必出警句倒像是喃喃的擾人夢囈;而婚姻破碎的Sylvia Avila心酸的呼喊 :" Fanny is brave, Fanny is great", 或許更來得入世感懷. 影片推展一連串的生活經驗, 讀書會人人手不釋卷, 間或觸及私事而失控難遏. 例如: Jocelyn 和 Grigg交往後,熱戀期後終至衝突於Sense and Sensibility, 兩人互相含血噴人, 含沙射影小說人物, 或許率真健美的Grigg有那麼一點John Willoughby的偷歡風采, Jocelyn不必是Marriane Dashwood,但作為年長的 Elinor Dashwood, 自在從容之餘, 姊弟戀依舊忐忑幾分, 一如 Elinor 聽到 Lucy Steels的竊竊密語般, Jocelyn必須僵直陪笑,  直到Grigg和陌生女伴走近: "她是我的姊姊."(我有幾位姊姊,所以喜歡輕熟女) , 她的笑容立即"兩世為人"了呀!


     電影流水拼貼六位主角人際關係, 熟稔Jane Austen的讀者們從中不難會心一笑喻依何在. 其人碰撞牽扯的幽默, 的確頗得Jane Austen語法薪火古味, 老湯底熬新香料. 像Pruddie聊賴寄情, 又萬不願任心如芥草不名, 踟躇的街口是Wickham, John Willoughby, Henry Crawford...所有翩翩浪子的集合愛慕. 她幻想為Jane Austen: "What would Jane do?" 一任過往燈號滅, Pruddie也隨之清醒了, 經由 Persuasion的成人姿態, 大家從心來過, 給曾經用心對待的人再一次的機會, 是Emma的主觀, Mansfield Park的勇敢, Northanger Abbey的冒險, Pride and Prejudice的歷練, Sense and Sensibility的融和,到 Persuasion的寬容. 讀書會入世再創藝業, 有人說: "為什麼沒人問Filtzwilliam Darcy和Elizabeth Bennet婚後生活? "當Bernadette找到富過Mr.Darcy的西裔未婚夫,亮出藍鑽戒指,  這一班別開生面的諧擬或拼貼是現代或後現代,唯有六位主角日後心法解讀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吉祥天女 的頭像
    吉祥天女

    印度電影 Movie kya hai ?

    吉祥天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