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shay Kumar + Katrina Kaif 爆出螢幕火花. 合作多回.


Singh is King 之再譯與改譯


        覆習一篇寶萊塢 影星 Akshay Kumar 從影履歷:


    英俊的Akshay Kumar偶然地進入寶萊塢工業。 他曾在香港武術學校拜師學藝, 也擔任過模特兒, 後來進入演藝圈, 憑著出色的外型與絕佳的武術, 他總是冒險電影的首選男角。」


    如果資料為真的話, (不可諱言, 為了拉抬效果, 從影人員大多可拍部部身世之謎,如本片女主角Katrina Kaif,以及幾年前的Vidya Balan為例 ) 他早年受過香港武行以及香港功夫片洗禮; 換言之, 他也必然經歷港片一九八零後期到一九九零前期細大不捐的濫拍情況, 那時走俏的演員各各有封號, 如劉十一 數字代表一年拍片量, 成龍則是異數,八零年代末期, 積極投入幕後工作, 一年一部大製作, 融合功夫尋寶歷險的喜劇, 成為嘉禾公司正字商標, 隨著四個紅色長方形在影院投射的螢幕組合起來,  成龍帶領觀眾踏足各洲, 打遍天下; 那麼, Akshay Kumar是否有可能參考過 成龍幾部作品, 抑或 寶萊塢籌拍 Singh is King 之際, 即以成龍的 << 奇蹟 >> (1989)為藍圖, 繼而聯想 Akshay Kumar,遂陣前喚將, Singh is King 於焉成形?


    成龍並不諱言奇蹟改編自好萊塢六零年代影片--A Pocketful of Miracles(自譯 << 奇蹟滿袋>> ) 只美國版本的蘋果夫人(Bette Davis)成了港版的玫瑰夫人(歸亞蕾飾) 而成龍之所以叱吒風雲華人影圈, 畢竟有其獨特之秘, 身兼編導演的他加入個人拳腳, 使 << 奇蹟 >>由武戲帶出文戲。


       << 奇蹟滿袋>> 到香港白描破題 << 奇蹟 >> 背景不約而同選擇1930年代, 那段時間是世界劇烈之際  世界大部份的國家充斥貧富懸殊, 故而以小搏大, 變泰發跡之事格外具說服力   (豈不見二十年前臺視八點檔的<<楓葉盟>> 與香港的 <<上海灘>> 中國<<像霧像雨又像風>>)  其間轉化雖然誇張, 基本上根據亂世出英雄/小人物大英雄的論點, 特別是成龍的版本  除了原著的歌舞場面外, 成龍設計出一個仿真的黑幫, 他不僅要黑手槍上膛,還要具備職業武師資格的成家班格鬥, 往往一場衝突對仗戲, 運用鏡頭,從內室的鍋碗刀叉齊飛, 打到室外窗格欄杆加身,最大的奇蹟不在於傾全力商請全港明星參予完成這場影業奇蹟, 或可說文本中的"奇蹟婚姻" 反而是別於過往邵氏武俠片的硬橋硬馬, 讓觀眾在鏡頭前看到他熟練運用實地可得之物 ,因地制宜的表演,  完成一場華麗的馬戲團雜技 盡量的貼近個人, 我們可以說是一種仿真的力道。  


      回顧一下兩部<< 奇蹟 >> "真假/造假"主題。港版故事背景設於民國初年,一位憨小子, 搭船到異地討生活, 卻誤打誤撞成為黑幫老大接受地下企業, 不忘發達前市井朋友, 並固定購賣一朵據稱帶來幸運的玫瑰花, 他堅信人性淳善, 想透過一己之力改革黑幫, 可是羽翼已豐的幫內大老素來覬覦扛霸子之位, 唆使各勢力挑戰小伙子能耐;而這時玫瑰夫人之女又正將返港, 她擔憂出身將阻礙女兒與上海首富結親, 一直瞞騙女兒, 憨小子得知她的困境, 欲改造手下扮演名流, 警察記者緊追不捨 訂婚宴在即, 一時之間內憂外患, 除非奇蹟出現, 否則不知誰才能收拾這場善意的謊言。 


 美版的蘋果夫人之女攜同西班牙子爵, 頗見歐洲封建對比美國新貴之意, 早期移民的老紐約人在新移民眼中也是貴族,憨小子聯同女友假扮上流人士,  幾乎以假中之假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種種努力之下, 繼而代之的是女主角(Hope Lange)獻上唱功與舞功,遵循好來塢歌舞劇傳統。 原作不在意文化差異, 背景的1930年代僅僅提供開場白, 男主角憨小子從事私酒工作是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受害者之一, 大大小小的地痞流氓像<<大亨小傳>>一樣的, 在主角領軍下, 人人未曾泯滅良心,  電影文本同時也傳遞美國夢之可行性, 美版<< 奇蹟 >> 在歌舞片盛世揭櫫一場歡樂派對。


      等到成龍的<< 奇蹟 >>改編, 歡樂派對的氣氛更加濃郁不散,  但各角色心中藏假, 各懷鬼胎,  以師爺(午馬飾)為首的一撮人慢慢發現權力交接的意外, 刻意將無派無門的憨小子拱上大位, 再者迫使羅烈所飾演的大老忌憚三分; 還有早知被"逼良為唱"的夜總會歌手(梅豔芳飾)心甘情願賣藝歡笑; 憨小子更得利用權位優勢善化那些哥級人物: 回想你們這輩子做過什麼好事 (不是打打殺殺)…" 角色與文本互構連珠似的假戲真作, 一個串一個, 乃至於成龍的馬技團雜技, 親力親為, 僅管止於一場虛構故事, 衍生於鏡頭前, 場景道具無不是仿真, 假與真之間, 梅豔芳的歌手角色, 使得衣香鬢影合理了起來, 並非原著之奇蹟擺下的傳統歌舞劇豪宴, 成龍並非如實轉譯 << 奇蹟滿袋 >>所製造出的美國夢/香港夢, 前作樂觀地不見文化, 階級帶來的歧異, 難免疏於慎微。後作兩方都是商業人士,比較好說話,上海的首富發現賓客並未如期而至,  對著一雙金童玉女道:”(無論如何)當貝兒是未來的媳婦”, 善意阻止即吐出實情的玫瑰夫人。 真名流的出現倒像是尋常宴席上最後一道甜點, 可有可無, 人們等待的是要去門口謝席的那對新人, 專候著成龍和梅豔芳怎劇終謝幕。


     從蘋果夫人到玫瑰夫人,中間相隔了26年, 然後另一個19年, 玫瑰夫人被如實收編到 Singh is King(2008) 奇怪的是後作官網上隻字不言 <<奇蹟滿袋>>A Pocketful of Miracles << 奇蹟>>Jiji 之啟迪。  繼而代之的是編劇和導演前一部賣座電影 << 早安倫敦 >> (Namaste London2007)的美例, 他們強調印度的旁遮普情懷, 一下子介紹男主角 Happy Singh ( Akshay Kumar飾,寶萊塢中生代最佳男打仔 )出場的農村, 有旁遮普身世的主角群們, 最重要的是Chopra影業以降宣導的旁遮普邦價值 : 互助樂觀,善良湉靜, 男主角Happy Singh憨直地衝著一股熱血, 勇闖澳洲去解救迷途的地下皇帝 Lucky( Sonu Sood) 決心讓他再次成為旁遮普好男兒。 其間誤打誤撞成為頂替Lucky Singh的黑幫老大之位, 協助玫瑰夫人扮豪門夜宴等情節即搬抄<< 奇蹟 >>


     我們不難發現 Singh Is King文本較貼近成龍之奇蹟, 其形式則近似百老匯的音樂型態。 一定要歌舞的寶萊塢誇飾了每一刻, 不怕抓不到機會, 不消鋪陳愛慕, 男女主角短暫眼神交會的瞬間, 夢境可以飛越埃及, 橫渡大洋到澳洲黃金海岸, 哪怕是金字塔, 神殿, Pub 沙灘也照樣唱唱跳跳, 完全不擔心連戲問題。反正都是夢,  他們用夢一場塑造了奇蹟似場景轉移效果, 觀眾買了一張票, 可以神遊外國。   外國的一切對印度觀眾來講, 似是夢奇地,    一旦談及海外印裔(NRI No Resident Indians)主題, 許多寶萊塢電影偏好將他們塑造成上流人家,儘管描述他們遵循母國生活方式, 第一代移民, 打拼個幾年或一代, 他們就變泰發跡起來,雄踞歐洲城堡,讓白人俯首稱臣,變成另一種NRI (No-Returned-Indians。不歸之人) 當然現實社會所在多有, 但移民社經弱勢仍多於富貴逼人, Happy Singh 想塑造奇蹟, 我們別忘了其實印版的玫瑰夫人並不窮呢, 只是不如其他電影的 NRI 金光閃耀, 否則供女兒遊歷外國, 再經營一間花店,提供落魄異國的Singh先生住宿並非易事。 其他的黑道Singh 先生繼續腰纏萬貫,女性璀璨光華, 一來一往獻出"奇蹟發生"的前提。 


     Singh is King 本質以假之極至而宏大主旨,  編導闡述原鄉情懷, 口口聲聲Singh這個名, 因為旁遮普大多信奉錫克教,錫克教徒承繼了Singh這個姓,從港版到印版的故事, 昭然經歷本土化, 男主角都是熱血漢子, 善良得緊,等於再譯與轉譯, 故而港版武文戲兼備, 如上文提及, 還刻意求真。 印版欽點了Akshay Kumar為主角, 他的官方履歷表,還有旁遮普祖先加深了角色說服力  不過前兩部奇蹟的背景都在30年代, 私下械鬥或許可能, Singh is King是在21世紀, 澳洲難道放縱外籍黑幫自由   火, 水平跳傘殺人於鬧區皆無所謂? 編導添加了寶萊塢不可或缺的豪奢場面, 滿足在地觀眾的期待, 再譯本土化時也失卻仿真的力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吉祥天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